標題:

可以介紹下斯巴達國的興起及其歷史嗎? 它與其他希臘城邦的關係如何?

發問:

可以介紹下斯巴達國的興起及其歷史嗎? 它與其他希臘城邦的關係如何? 更新: 不錯, 期待更好的答案

最佳解答:

斯巴達(希臘語:Σπ?ρτη)是古代希臘城邦之一,以其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斯巴達的政體是寡頭政治,和當時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對比。斯巴達規定所有男人必須從軍。斯巴達擁有眾多國有奴隸,稱為黑勞士。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及其同盟者戰勝雅典軍隊並霸權整個希臘。由於戰爭損傷希臘元氣,最後所有城邦,包括斯巴達,均被羅馬共和國所征服。 目錄 [隐藏] 1 建立 2 特色 2.1 政治制度 2.2 對子女的艱苦鍛練 2.3 對黑勞士的奴役 3 波希戰爭 4 爭霸希臘 5 衰亡 6 相關條目 7 參考資料 [編輯] 建立 約公元前12世紀,希臘北方的多利亞(又稱多里安)人攻佔了位於希臘南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拉哥尼亞,從此這些多利亞人被稱為斯巴達人。斯巴達人並將拉哥尼亞的原居民變為奴隸,稱為黑勞士。公元前8世紀,斯巴達又征服了鄰邦美塞尼亞,亦將多數的美塞尼亞人變為奴隸,與拉哥尼亞的原居民一樣,稱為黑勞士。 現在的斯巴達是一個現代農業小鎮,出產的橄欖油世界一流,曾作為雅典奧運會專用橄欖油。 [編輯] 特色 [編輯] 政治制度 斯巴達行「二王制」,但兩個國王只有在戰時才有權力,其中一個國王擔任統帥,另一個國王則負責留守。而閒時,重大事務均由「長老會議」決定,而長老會議則由30個人組成。除此以外,有5個執政官會幫助國王處理政務,並由長老會議作出決定。雖然實際上長老會議握有實權,但所有重要事務在名義上還需要公民大會通過,方為有效。 [編輯] 對子女的艱苦鍛練 斯巴達戰士的雕像嬰兒 斯巴達猶如一個大軍營,其公民的嬰兒剛出生時,便要被檢驗體質,如果不合要求,便會被拋棄至荒山野嶺;作為母親的,會用烈酒為其嬰兒洗澡,若受不了的,則任由他死去,這是因為斯巴達人只要最好的戰士。 男孩 男孩在7歲前是由雙親撫養的,但其父母從小則會訓練他們成為獨立堅強的戰士,甚至有點冷酷無情。7歲後便會編入團隊進行軍訓。他們要被訓練為絕對服從,身手敏捷,不怕艱苦的軍人,所以每年均會被火辣辣的皮鞭鞭打,並不許求饒或叫喊。當男孩過了12歲,便會被編入少年隊,只能光頭赤腳,不論天氣冷暖均只許穿一件外衣,並只可在軍營裡作少量進食,逼使他們在外面偷取食物,鍛練他們的身手。若被人發現,則會被重打,因為這證明他身手不靈活。至20歲後,則成為正規軍人。30歲時便會成親,但還是要每天作軍訓。60歲時便會退役,但仍要作為預備軍,隨時候命。 如果要男孩會成為國王的話,會被流放野外30年,如果活著回國就可被封王。 女孩 女孩過了7歲仍留在家裡,但並不從事刺繡等雜務,而是進行艱苦的體格訓練。因為斯巴達人認為只有強壯的母親,方能生產堅強的戰士。因此斯巴達的婦女十分堅忍,並不怕看到兒子浴血沙場。當兒子要上戰場時,她們並不會為其祝福,只會給他一個盾牌,並說:「孩子,帶著盾牌回來,不然就躺在盾牌上回來。」即謂:如果你不能光榮得勝,就應戰死沙場。 [編輯] 對黑勞士的奴役 黑勞士的生活極其艱苦,他們在戰時要作先鋒,但又沒有任何權利,斯巴達人可以隨時殺死他們。黑勞士是斯巴達人的公有財產,在節日裡,斯巴達人經常灌醉黑勞士,並將他們拖至公共場所任意欺凌。黑勞士不論如何,每年均要被鞭笞一次,其目的就是要黑勞士牢記其奴隸身份。亦因如此,黑勞士曾經多次發動起義。最後這種制度在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斯巴達後被廢除。 [編輯] 波希戰爭 如欲得知詳細資訊,請參看波希戰爭。 斯巴達人的驍勇善戰可以由波希戰爭裡得見,在溫泉關戰役,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及其300士兵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拼死血戰,結果全部陣亡。但成功阻慢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所統率的大軍前進,結果最後希臘戰勝了波斯,斯巴達人應記一功。 [編輯] 爭霸希臘 如欲得知詳細資訊,請參看伯羅奔尼撒戰爭。 波希戰爭後,斯巴達為了與雅典爭奪霸權,因此統率其主導的伯羅奔尼撒聯盟與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進行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從前431年一直持續到前404年,其中雙方幾度停火,最後斯巴達獲勝。但雙方均打至筋疲力竭,結果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敗,其後再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從此走向衰亡。 [編輯] 衰亡 斯巴達城的遺址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斯巴達恢復了獨立的地位,但其衰亡已不可逆轉。雖然克裡昂米尼三世在位時,曾嘗試進行改革,一度使斯巴達重現生機,但在公元前222年,克裡昂米尼三世統率的斯巴達軍隊在塞拉西亞戰役敗給了亞該亞同盟和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三世的聯軍,克裡昂米尼三世被逼逃亡,斯巴達從此走向衰亡。最後在公元前192年,斯巴達被亞該亞同盟併吞,而亞該亞同盟不久亦為羅馬共和國所滅,斯巴達淪為羅馬共和國的領土,從此不再以獨立城邦的姿態出現。 [編輯] 相關條目 斯巴達國王列表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其他解答: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起源 西元前五百年,位於愛琴海北岸的希臘城邦創造西方文明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不管在哲學、藝術、歷史、戲劇、醫學、天文、建築、文學各方面,希臘人都有原創性的卓越表現。就政治體制而言,它亦是人類建立自由平等社會的最早嘗試,影響後世極為深遠。如果說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一點也不為過。本文重點即在介紹古雅典的民主政治,其特質,以及對現代社會的啟示。 古雅典的民主理念 古希臘是由許多各自獨立的城邦所構成。各城邦以山丘、河川等自然景物為界。各城邦的規模都很小,其中最大的雅典,人口也不過三十萬人。城邦中人們互動繁仍、關係密切,彼此,若非親戚也是朋友或鄰居,共享相同的語言與宗教,聯結成生活共同體。 各城邦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為人所熟知的雅典採取民主政治,另一個以嚴格統治聞名的城邦斯巴達則採取軍事化的貴族政治。 民主字面上的意義就是「人民統治」。然而,人民統治是什麼意思呢?雅典最著名的統治者培里克利斯(Pericles)在紀念與斯巴達戰爭犧牲軍士的葬禮上,發表一篇著名的演講指出雅典政治的特質,為研究雅典民主的重要史料。他的演講沒有提及戰爭的經過及結果,反而闡釋雅典民主政治的優越性,間接肯定雅典子民為捍衛民主的犧牲行為。他說: 我們的制度是獨特而原創的,這不是從那個國家引進來的,相反地,是其他國家積極仿傚的對象。我們的制度稱為民主政治,因為國家的權力不是在少數人手裡,而是屬於全體公民。當我們要處理某項爭議時,每個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當我們要遴選某一人擔任某個職務時,所憑藉的不是他的出身,而是他所擁有的能力。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因為貧窮而被排除在外。我們的政治活動是自由和開放的,人與人的關係亦是如此。我們在私生活中,彼此不相猜疑,鄰居做他們愛做的事,我們不會給他們臉色看,因為這樣做雖屬無害,但會使人不舒服。我們的私生活無拘無束而彼此寬容,在公共行為中又井然有序,不會越軌,因為我們尊重法律。 我們服從上位人的領導,遵守法律,特別是那些對弱小人的保護措施,還有傳統的慣例,這些我們都予高度的尊重。在這裡,每一個人不只是關心自己的事情而已,我們還視城邦的事務為己任。 古希臘文明的興起 雅典娜的廟宇,巴森農神殿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麥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麥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波希戰爭 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伊奧尼亞希臘諸邦。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準備進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波希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波希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伯羅奔尼撒戰爭 波希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 (希臘)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馬其頓的崛起 馬其頓的腓力二世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逐漸成為希臘北部的重要國家。前395年,菲臘二世即位。在菲臘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幹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菲臘大力推動馬其頓歷史發展﹐使馬其頓的歷史從此長期與希臘的歷史融為一體。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前336年,菲臘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即位。亞歷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前334年,亞歷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亞歷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拒絕。前331年,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爆發。亞歷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纔折返。此時,亞歷山大的希臘軍實質是以馬其頓人為主的馬其頓軍。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 2007-03-16 17:57:22 補充: 斯巴達是古代希臘城邦之一,以其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斯巴達的政體是寡頭政治,和當時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對比。斯巴達規定所有男人必須從軍。斯巴達擁有眾多國有奴隸,稱為黑勞士。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及其同盟者戰勝雅典軍隊並霸權整個希臘。由於戰爭損傷希臘元氣,最後所有城邦,包括斯巴達,均被羅馬共和國所征服。D1B39E804036C6BD
arrow
arrow

    xvnjc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